适用专业:机械工程、机械等专业
1、课程的性质和任务
《机械原理》课程是机械类专业在机械工程技术范围中应用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。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理解和学会机械原理的基本定义、基本原理和基本办法,可以运用机械原理常识进行机构剖析、剖析计算、绘图设计,拥有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。
2、考试性质、内容和需要
考试性质
该课程为普通高等学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自主命题课程的选拔性考试,考试具备适合的困难程度和必要的区别度。
考核要点及考核需要
本大纲的考核需要分为“理解基本定义”、“学会基本能力”“综合剖析需要”三个层次。
理解基本定义:能正确理解技术术语、原理及一些入门知识,并可以用专业常识进行讲解。
学会基本能力:运用上述基本定义、原理剖析计算解决该学科基本问题的能力。
综合剖析需要:该课程中具备综合性的内容或涉及其他有关课程的内容。
考核以基本定义和基本能力为主,约占90%,综合剖析的要点不高于10%。
各部分考核要点如下:
1.绪论:机械、机构、机器、构件、零件;机械原理学科的进步近况和发展势头。
2.机构的结构剖析:运动副、运动链、机架、原动件、从动件、自由度、复合铰链、局部自由度、虚约束,机构剖析;规范绘制机构运动简图;机构自由度计算,低副平面机构组成原理及结构剖析。
3.平面机构的运动剖析:速度瞬心、三心定理,可以求出简单机构的所有速度瞬心,在此基础上进行机构的速度剖析,矢量方程图形解析法剖析机构速度和加速度。
4.平面机构的力剖析:机构中构件惯性力用途的各种力及机构力剖析的办法;运动副中的反力及需加于机械上的平衡力或平衡力矩。
5.机械的平衡:静平衡、动平衡,静平衡和动平衡的计算办法。
6.机械效率与自锁:机械效率的定义、机器运动和功能的关系;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、自锁现象和自锁条件。
7.机器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:等效力、等效水平、等效构件和等效动力学模型;机器两种速度波动调节办法;飞轮转动惯量时最大盈亏功的计算办法。
8.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:曲柄,摇杆,急回特质,行程速比系数,周转副,摆转副,重压角,传动角,死点地方,极位夹角,工作行程,正确辨别基本平面四杆机构及其演化机构;依据杆长条件判断四杆机构种类;依据机构的一般地方作出其极位夹角,图形解析法设计四杆机构。
9.凸轮机构及其设计:凸轮机构分类;推程、回程、近休、远休;基圆、柔性冲击、刚性冲击;常用推杆运动规律;反转法;重压角,作图确定凸轮机构的基本参数;凸轮机构基本尺寸。
10.齿轮机构及其设计:共轭齿廓,齿廓啮合基本定律;节线,啮合线,啮合角;渐开线齿廓啮合特征;渐开线齿轮的5个基本参数;标准中心距,标准直齿圆柱齿轮;直、斜、锥齿轮正确啮合条件;法向齿距,重合度;斜齿轮传动的特征;蜗杆传动的特征;根切及变位原理;齿轮传动基本参数;变位齿轮几何尺寸及其传动。
11.齿轮系及其设计:轮系分类;轮系的功用;介轮;转化轮系;定轴轮系及周转轮系的传动比;复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;行星轮系设计入门知识。
12.其它常用机构:间歇运动机构的种类及特征;螺旋机构的种类、特征;万向联轴机构的种类、特征。
考试形式及试题结构
1.考试形式为闭卷,笔试,考试时间为180分钟,试题满分为150分。
2.试题内容比率。
机构的结构剖析、平面机构的运动剖析、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、凸轮机构及其设计、齿轮机构及其设计、齿轮系及其设计、其它部分。
3.试题题型:包含选择题、简答卷、策略剖析题、剖析计算题、策略设计题等题型。
4.考试试题难易比率:较易、中等、较难。
5.考试内容需要考生携带符合考场规定的计算器和绘图工具。
3、指定参考书目
1.孙桓 陈作模 葛文杰主编,《机械原理》,高等教育出版社
4、说明
本大纲由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负责拟定和讲解。